麥肯錫發布的一份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經濟潛力”的報告指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成指數級發展,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哪些行業受到的沖擊最大以及哪些職業將面臨失業威脅等問題。最終,報告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的十年里,50%的職業將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該報告也引發了人們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關注,以ChatGPT為代表的平臺在全球范圍內引起轟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并開發出各種新應用。雖然當前人工智能的影響還不能完全展現,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引領著一個全新的科技時代。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已經對就業市場產生了一定沖擊。比如,游戲原畫、美術設計、文案編輯等職位數量正在減少,而AI人才卻受到企業的熱烈追捧,薪資水平也非常高。雖然目前尚未出現大規模的失業情況,但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這種趨勢或許將會逐漸加劇。據麥肯錫的報告預測,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應用將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數萬億美元的貢獻。這些工具將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經濟上的影響將是巨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初步預測,如果將其他潛在的應用領域考慮進去,那么這個數字可能會翻一倍。麥肯錫科技公司的高級合伙人兼董事長Lareina Yee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這種技術將為經濟注入迫切需要的生產力。然而,隨著這種技術的發展,一些高薪的腦力勞動者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輸家。據報告顯示,大約75%的價值增長將發生在四個領域中:客戶運營、營銷和銷售、軟件工程和研發。
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對銀行業、高科技和生命科學等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行業將從提高客戶滿意度、促進決策制定以及減少欺詐等方面獲得好處。僅在銀行業中,這項技術有望為該行業額外創造2000億至3400億美元的價值,相當于營業利潤增長9%至15%。在產品研發方面,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將生產效率提高10%至15%,這在生命科學和化學工業等領域尤其有用。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更快地產生潛在的分子,從而加速新藥和新材料的開發過程。這將對制藥公司和醫療產品公司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可能達到高達25%的增長。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工智能技術經歷了許多發展階段,從最初的概念提出到現今的逐步落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是符合Gartner曲線的規律,先經過市場炒作、資本蜂擁的階段,然后經過泡沫破裂后的復蘇階段,最終進入成熟并廣泛應用的階段。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走出實驗室,正在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AI將會帶來哪些改變,但是我們應該尊重科技發展的客觀規律,讓問題留給科技來解決。因此,我們需要保持冷靜頭腦,而非杞人憂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