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現了一系列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施的詐騙案件,這些案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公安部門已經證實了“AI詐騙全國爆發”的說法不屬實,但是這類犯罪的手法仍在不斷迭代升級,因此我們需要高度重視此類犯罪行為并加強防范措施。同時,專家也提醒我們,由于人工智能的使用邊界不夠清晰,所以涉及欺詐的風險正在不斷增加,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一些騙子開始采用“換臉”式的詐騙手段,這種詐騙方式不僅令人擔憂,而且很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情緒。那么,會不會有人被自己的親友欺騙呢?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惕。
近日發生了一起利用AI技術進行詐騙的案件,涉及到一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騙子騙走了430萬元。據稱,騙子使用了AI換臉和擬聲技術,假裝是熟人實施詐騙。
據報道,一些媒體呼吁人們要警惕“AI詐騙潮”的到來,因為已經出現了很多類似的案件,例如江蘇常州小劉被騙子冒充同學騙取6000元錢財的事件。
“那么,‘AI詐騙潮’是否真的到來了?”這是一些人提出的問題。
AI技術的發展使得一些人開始利用它來實施各種犯罪行為,比如網絡詐騙、虛假信息等等。這些行為可能會導致人們的財產受損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AI技術的監管和控制,確保它的合法合規應用,防止它被用于不道德的目的。
一位被列入公安部專家庫的民警告訴記者:要成功實施此類詐騙,需要獲取被換臉人的個人信息、多張人臉照片和語音素材,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制作出逼真的音視頻;同時還需要竊取被換臉人的微博賬號;為了成功實施詐騙,需要充分了解目標人物及其與被換臉人的社交關系。因此,這種詐騙的綜合成本相當高。
工信部表示,將會采取措施加強對AI技術的監管和控制,以確保它的合法合規應用。同時,還將鼓勵技術攻關,提升深度合成風險技術防范能力,加強行業自律,建立相關標準和規范,促進AI技術的健康發展。
